返回首页

釜(fǔ)煤(méi)眠(mián)迹(jì)发生了什么?

时间:2025-09-07 来源:原创/投稿/转载作者:管理员点击:

  当年曾宣称“打死也不进医保的”进口PD-1,在接近20款国产PD-1的“围剿”下,也逐渐低下了高昂的头颅。

  百时美施贵宝(中国)投资有限公司近期向国家医保局提交了其PD-1抑制剂“纳武利尤单抗注射液”(俗称“O药”)参与2025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的申报材料。

  作为全球首个获批的PD-1抑制剂(2014年7月在日本获批),纳武利尤单抗此次申报多个肿瘤适应症,包括肝细胞癌、结直肠癌、间皮瘤等,引发业内广泛关注。

  但是近年来,国产PD-1如雨后春笋般崛起,迅速凭借价格优势和医保覆盖在本土市场开疆拓土。自2018年君实生物的特瑞普利单抗获批上市,打破外资垄断后,信达生物的信迪利单抗、恒瑞医药的卡瑞利珠单抗、百济神州的替雷利珠单抗等多款国产PD-1相继登场,并纷纷通过医保谈判,以“以价换量”策略迅速抢占市场份额。

  对于O药而言,若想成功入围医保,打破“进口原研不降价”的魔咒似乎成为必然选择。O药选择“信迪利单抗+贝伐珠单抗”作为参照药品,该方案目前医保年费用约为22.0万元。显然,纳武利尤单抗若要以合理价格纳入医保,需在谈判中证明其相较于现有目录内PD-1药物具有更优的性价比。

  对于O药而言,若想成功入围医保,打破“进口原研不降价”的魔咒似乎成为必然选择。若不能在价格上做出足够让步,即便其临床优势突出,医保部门也难以将其纳入医保目录,毕竟医保基金需要在有限的资金范围内,优先保障性价比更高的药物。但大幅降价又可能冲击其全球价格体系,影响企业在其他市场的利润和品牌形象,这让O药陷入两难境地。如何在满足医保降价要求与维持自身商业利益之间找到平衡点,将是O药在医保谈判中面临的最大挑战,也将成为决定其能否成功进入医保的关键所在。

  纳武利尤单抗的申报,反映了我国医保目录调整机制正在不断优化,更多创新药有望通过谈判纳入医保,提升患者可及性。然而,医保基金总额有限,每一款高价值药物的纳入都需综合考虑其临床价值、经济性及基金可持续性。

  从医保目录整体竞争力来看,O药成功入围将提升医保目录内PD-1的整体水平。医保部门通过谈判将O药纳入医保,必然要求其在临床价值、性价比等方面展现出独特优势。这意味着医保目录内PD-1药物的疗效、安全性和经济性将得到进一步优化,为肿瘤患者提供更优质、更具性价比的治疗选择。同时,O药丰富的全球临床经验和先进的治疗理念,也将为国内肿瘤治疗带来新的思路和方法,推动我国肿瘤治疗向国际更高标准迈进,提升整体医疗水平。

  2025年国家医保谈判在即,纳武利尤单抗能否成功入围,不仅取决于其临床数据和降价幅度,也取决于其在整体肿瘤免疫治疗格局中的定位与价值。

【责任编辑:管理员】
随机推荐 更多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