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首页

关于小骸畴嘲来究竟什么原因?

时间:2025-08-02 来源:原创/投稿/转载作者:管理员点击:

  火热七月,激情昂扬。当前,国家高速公路网沪昆高速梨温段改扩建工程正在全力推进建设中,中铁十四局梨东改扩建项目部的青年建设者们,以创新为笔,以实干为墨,在这条连接江西东部与长三角经济圈的交通大动脉上,书写着属于新时代基建青年的创新篇章。

  梨东改扩建项目全长约201公里,涵盖桥梁、隧道、路基等多项工程,施工环境复杂,技术要求高。青年职工是技术创新的生力军,为积极做好项目的技术创新工作,项目部构建了“平台+机制+激励”的三维创新体系。依托“青年创新工作室”,项目部整合了20余名青年技术骨干,涵盖道路、桥梁、机电等多个专业,形成了跨学科的创新攻坚团队。

  在创新机制方面,项目部推行“导师带徒”制度,由经验丰富的老工程师与青年职工结对,传承施工技艺的同时,鼓励青年大胆突破。每月开展的“创新沙龙”,为青年职工提供了交流思想、碰撞灵感的平台,许多创新构想正是在这里从萌芽走向成熟。此外,项目部设立专项创新基金,对有价值的创新项目给予资金支持,激发了青年职工的创新热情。

  桥梁施工中,跨越信江的连续梁挂篮施工是一大难题,传统挂篮行走系统存在效率低、安全风险高的问题。青年工程师张瀚文带领团队成立攻关小组,经过数十次模拟试验,研发出“智能同步挂篮行走系统”。该系统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测挂篮姿态,利用液压同步控制技术实现精准移动,不仅将施工效率提高30%,还大幅降低了安全风险。

  在路面施工环节,青年技术团队针对山区高速公路温差大、降水多的特点,开展了“高性能沥青混合料抗水损坏技术”研究。他们通过调整矿料级配、优化沥青用量,研发出适合当地气候条件的新型混合料配方。经试验段验证,采用该配方的路面抗水损坏能力提升40%,使用寿命延长5年以上。这项技术创新不仅保证了工程质量,还节约了后期养护成本。

  环境保护是改扩建工程的重要课题。青年职工苏工带领环保小组,创新采用“沉淀池+人工湿地”的污水处理工艺,对施工废水进行深度处理。处理后的水质达到地表水Ⅲ类标准,可直接用于绿化灌溉和施工降尘,实现了水资源的循环利用。这一创新举措使项目施工期污水排放达标率达到 100%。

  技术创新不仅解决了施工难题,更培养了一批青年技术人才。入职仅3年的技术员杨大为,凭借在路面施工技术上的创新,从一名普通技术员成长为项目技术骨干,其参与创建的《一种用于路面取芯防污染的简易操作装置》等多个“五小”成果得到了上级单位的充分肯定。像杨大为这样在创新实践中快速成长的青年职工,在项目部还有20余人,他们已成为项目建设的中坚力量。

  截至目前,项目部青年职工已完成技术创新成果10余项,其中1项获省部级工法、2项获省部级创新成果,公司、集团级“五小”成果6项,集团公司级先进QC小组1项,累计节约施工成本几十万元。这些创新成果不仅为梨东改扩建项目的顺利推进提供了技术支撑,更为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积累了宝贵经验。(庄新峰)

【责任编辑:管理员】
随机推荐 更多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