时间:2025-08-30 来源:原创/投稿/转载作者:管理员点击:
8月27日,位于新疆伊犁的西气东输二三线果子沟管道工程首条山岭隧道贯通,工程创多项行业纪录,西部油气能源大通道获关键突破。
果子沟地处西天山腹地,是西气东输二线、三线穿越天山山脉的必经之路。由于该地区地质地貌复杂,地质灾害频发,对西气东输管道系统的平稳运行构成挑战。
2023年10月15日开工建设西气东输二三线果子沟管道工程,推动西气东输管道系统抗风险能力提升。该工程是国家重点能源基础设施建设项目,位于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霍城县境内,管道总长32公里,设计年输量600亿立方米。
项目控制性工程由4条长距离山岭隧道组成,是目前国内油气管道领域全断面硬岩隧道掘进机单次掘进长度最长(6612米)、断面尺寸最大(6870mm)、海拔最高(2005米)、高差最大(324米)和正洞坡度最大(10.61%)的山岭隧道,也是该领域首次穿越地震活动断裂带的隧道项目。
隧道群总长23.16公里,采用双管同沟铺设,此次贯通的1号隧道于2024年8月开始掘进,平均每月掘进450米,历经一年攻坚完成近6公里的山体穿越。
项目沿线地质条件复杂多变,穿越地震活动断裂带、节理密集带、高地应力、突涌水、浅埋、大变形等不良地质段,软弱围岩占比80%以上。项目沿线存在突涌水、涌泥、掌子面坍塌、冒顶等施工及卡机风险,对现场安全、质量、进度管控形成巨大挑战。经科学论证,项目采用目前油气行业直径最大、施工距离最长的双护盾硬岩掘进机,可有效应对复杂地质条件等挑战。
国家管网集团聚力打造安全、环保、创新项目,运用数字化手段,在工程建设现场搭建工地智慧大厅,通过三维全景展示、视频监控、劳务管理、环境监测、人员定位等模块信息,为项目提供详实、可靠的数据支撑。系统运行至今,累计分析施工数据90余万条,自动触发超限预警300余次,纠偏率达98%。
果子沟森林覆盖率53%,有陆栖脊椎动物146种,既是连接赛里木湖与伊犁河谷的生态走廊,也是国家森林公园核心区。国家管网集团通过优化选线设计、创新技术应用,尽力保护植被,减少对地表的打扰。项目投用隧道排水处理系统,采取全过程除尘降尘措施,对渣土全部实施综合利用,努力实现能源动脉与自然生态的和睦共存,打造生态友好型工程。
截至目前,隧道施工已完成整体进度的49%,工程建成后,可与现役管道联合运行、互为备用,将显着提升西气东输管道系统整体安全性,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。
人民网北京8月27日电 (记者申佳平)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官网消息,为有序推动卫星通信业务开放,促进卫星通信产业高质量发展,激发商业航天创新活力,培育打造新质生产力,支撑制造强国、网络强国和数字中国建设,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发布《关于优化业务准入促进卫星通信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》(以下简称《指导意见》),其中提出面向手机终端创新“不换卡不换号”模式,深入挖掘存量号码使用潜力,支持开展手机直连卫星应用。 当前,卫星互联网发展势头迅猛,手机、汽车、无人机等直连卫星创新探索活跃,卫星通信正在由专业领域向大众领域快速普及延伸,有望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。…
当前,服务业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主引擎和吸纳就业主渠道,仅灵活就业群体规模就超2亿人,其中绝大多数活跃在服务业领域。例如1000余万外卖骑手,作为经济循环的“毛细血管”,也逐渐成为服务民生的“一线力量”。…